新聞晨報股市不振皆因圈錢故
新聞晨報:股市不振皆因“圈錢”故
新聞晨報:股市不振皆因“圈錢”故 更新時間:2011-1-7 9:49:00 盡管去年國內經濟增長強勁,市場流動性充裕,但A股反而成為2010年全球表現最差的股市之一。A股全球表現最差的原因不難找到。
首先是股市融資額全球第一,股市跌幅全球第三。2010年是中國股市名副其實的融資年,全年募資金額達到10016.32億元,一舉超越2007年7985.82億元的歷史紀錄。在IPO、增發及配股融資規模上,均創出歷史新高,分別為4921.31億元、3656.80億元和1438.22億元。全年IPO首發股票共計349只,這一數字超過2007-2009年三年間的總和。不論是募資總額還是IPO首發數量,滬深兩市都位居全球之冠。
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A股2010年的走勢卻在全球股市中跌幅第三。2010年代表中國股市的上證指數跌幅14.31%,在全球股市中跌幅第三,僅略強于身陷歐債危機的希臘和西班牙。A股的表現,與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好形勢明顯不符。
其次是2010年A股造就億萬富翁824位,股市投資者70%虧損。據不完全統計,2010年上市的349只新股中,持股市值上億元的個人股東高達824位,相當于平均每只新股上市就有2.4位億萬富翁產生。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有調查顯示,在2010年中近70%的股民虧錢。股市一邊成為億萬富翁的生產基地,一邊又成了吞噬公眾投資者財富的“老虎機”。
其三是一級市場發行市盈率遠超二級市場市盈率,一、二級市場倒掛。截至2010年12月31日,滬市主板市盈率為21.61倍,深市主板市盈率為35.43倍,中小板市盈率為56.93倍,創業板市盈率為78.53倍。但2010年349只新股的平均發行市盈率達到了59.22倍,明顯高于滬深主板、甚至高于中小板。而滬市新股發行市盈率最高達到87.73倍,為海南橡膠所創造。而創業板公司新研股份的發行市盈率達到150.82倍,再次刷新A股發行市盈率最高紀錄。至2010年底,創業板新股發行市盈率超過百倍者頻頻出現。
A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不和諧的局面?究其原因,皆因滬深股市是一個“圈錢市”的緣故。上述三大不和諧現象的出現,皆與圈錢有關。
雖然經過20年的發展,滬深股市不再是改革的試驗田。但股市為上市公司融資服務的宗旨并未改變。融資是股市最主要的功能,甚至是唯一的功能。正是為了讓上市公司最大化地融資,滬深股市不僅設置了絕大多數股本不上市流通的股本結構模式,通過人為調控股票的供求關系來抬高新股發行價格;而且新股發行制度始終都是為發行人最大化融資服務。特別是2009年6月推出的市場化發股制度,更是把新股發行變成了“圈錢”行為,“三高”發行成了這一年半以來新股發行的最大特色。
也正因如此,這就導致了一級市場發行市盈率與二級市場倒掛現象的出現,也成就了滬深股市融資額全球第一的“殊榮”,同時也使滬深股市成了億萬富翁的生產基地。而所有這一切都是需要廣大投資者來買單的,股市因此而背離經濟基本面,表現為弱勢震蕩、牛皮不振,投資者因此而虧損,皆在意料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