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創業路用心創造感動店鋪經營-【zixun】
導語:開連鎖店,可別認為依樣畫葫蘆就可以了,在店店相同的標準化之外,荷風中國菜獨樹一幟,那就是每家店都是一次創新,菜色相同而風格不同,就像她源起于云南料理卻顛覆了云南料理一般,總經理張仁馨十年創業路,唯有創新、創意可詮釋。
開連鎖店,可別認為依樣畫葫蘆就可以了,在店店相同的標準化之外,荷風中國菜獨樹一幟,那就是每家店都是一次創新,菜色相同而風格不同,就像她源起于云南料理卻顛覆了云南料理一般,總經理張仁馨十年創業路,唯有創新、創意可詮釋。
感性的張仁馨其實有著即知即行的決斷力,創業之初她投入300萬,回到昔日工作時熟悉的復北商圈,在靜巷之中開店,裝潢就花了她大半的資金,設計以荷花為主視覺意象的企業識別系統也花了50萬,看似一擲千金,但張仁馨說她當時就以打造百年老店的心情來創業的。
植基于婆婆在桃園眷村開了四十八年的云南小吃店,將米干、米線、豌豆粉等云南特色家常菜予以改良,同時張仁馨也慶幸自己找到了一位創業伙伴型的廚師,讓只能說的一口好菜的她,圓了餐館創業之夢。
荷風中國菜餐廳以云南小吃、家常菜為訴求,非常重視菜色的品質,簡約現代中國風為氛圍,門前有一個小庭院,其中錯落著小小荷花池,溫馨、潔凈,時光彷彿放慢了下來。張仁馨用心扮演著主人的角色,有回一位熟客告訴她:百年老店要從原物料開始,那時荷風創業五年,已從求生存走入脫穎而出的階段,“這是一家好餐廳”,是大多數客人對她的評價。
但是,張仁馨沒有忘記創業之初,那個有點傲氣的理想:“經營一家百年老店”,也為了營造專屬于荷風的特色,于是張仁馨踏上了探索食材的道路,親自深入產地去發掘臺灣本地的食材,像屏東內埔的鳳梨、臺東鹿野的綠茶,南投埔里的香菇,云林的馬蹄蛤,同樣是再家常不過的蕃茄炒蛋,荷風中國菜就是能烹調出屬于自己的味道,口感迥然不同。
張仁馨認為自己是個非常幸運的人,除了創業大廚之外,慶幸自已能找到許多好的食材,也慶幸有著許多十年、八年老顧客的愛護,總之,張仁馨說:一般企業能有招待所多半已經營到一定的規模,我的幸運在于荷風中國菜就是我的招待所,讓我天天都有貴人上門。她也把這種心情分享給工作伙伴,或者是被她的投入所感動,荷風員工流動率很低,有許多資深的員工,這也是張仁馨口中的幸運之一。
五年前,荷風中國菜開分店,但卻是一連串考驗的開始!第一家分店位在臺大醫院美食街,開幕第二個月就踫上SARS,正苦戰時,又開了第三家大直店,在實踐大學商圈,三家店三種全然不同的商圈屬性,自然荷風中國菜也必須為顧客改變她的風貌,盡管風格不同,但核心的菜色卻是相同的。
兩年后張仁馨坦然面對臺大店的挫敗,轉而專注大直店的經營,五年的時光淬煉出大直店簡約的風格,有別于復北總店的多樣豐富,專做桌菜,大直店簡單精致,主推簡餐與套餐,滿足商圈個人就餐與家庭外食的需求。
目前張仁馨正在規劃她的第四家店,同樣是全新的挑戰,暫且稱之為宴會的荷風,兩百坪三十桌的空間,定位為小型宴會婚嫁的餐廳,這也是荷風第一家以合作型態直營的餐廳,菜單還沒有完全規劃好,但熟客卻已經預約六月的檔期了。
其實張仁馨創業的故事里沒有僥倖,她用十年的付出讓荷風中國菜與眾不同,為了一道蕃茄炒蛋,花十四小時風乾新鮮蕃茄的用心,沒有嘗過不能體會其中的滋味。
張仁馨連鎖之道:
品質是一家店的命脈,要從原物料入手做出差異化。